企業信息不透明的問題其實由來已久,即使在通信技術、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每個公司內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透明,有些信息不透明是必要的,而有些則會對企業運營、團隊管理、組織氛圍帶來一定的影響,這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痛點之一。
信息不透明有多種維度,從上到下的不透明,從下到上的不透明,還有同級之間的不透明。公司制定一個政策到最后公布,員工可能最后才知道真實的情況。以某互聯網思維著稱的科技公司為例,該公司曾經在年會上宣布將在公司附近的黃金地段建住宅,并給員工半價分發福利房,公司員工人人可認購,一時之間羨煞網友。可是當真正開始認購時,政策變成了房產雖然員工可以半價認購,但是并不擁有產權和房本,也不具備落戶、學位的資格,而且不能進行對外交易,只能在該公司內部流通。原本的巨大福利變成了變相高價租房,離員工的心理預期差別太大。造成這種公司政策和心理預期差別巨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企業內信息的不透明。
我還知道某高科技企業為了讓公司的相關敏感政策在發布前收集到員工的反饋,于是由內部的HR在某論壇的公司專區上有意無意地透露出來,然后再看論壇網友的評論,以此來思考政策在正式頒布前是否要進行必要的修正。這種遮遮掩掩的方式是不得已而為之,也的確說明了企業中從上到下的信息不透明是真實存在的。
同樣的,從下到上的信息不透明也十分常見,在日常的工作中,CEO成為最后一個知道的人也不足為奇。我們團隊在調研企業時就發現,以審批為例,當某個員工發起了一個合同審批,需要進行逐級審批,越往后的節點對這個審批的事項了解得就越少。如果最終要到達CEO那里,可能已經經過了很多個節點,CEO只能根據前面節點的審批意見輔助自己判斷,如果審批被駁回,整個流程又需要重新再來一遍。正是這樣一種不透明導致大家信息不對稱,進而影響到整個團隊的決策效率。
除此之外,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也經常存在著信息不透明。比如同一個項目組的成員之間很多時候不知道彼此的工作進展,需要跟對方討論問題的時候發現對方已經在休假。外勤的同事是否真的去拜訪了客戶?下屬的工作投入度是否足夠?上司是否很清楚的知道團隊成員的工作狀態?這些工作上的不透明也會直接影響到團隊成員的相互信任關系。
信息不透明在一定程度上會給管理帶來困難,而信息安全問題又是公司在管理上的另一個痛點。無論員工是有意還是無意,機密信息的泄露都會給公司帶來損失,有些損失甚至是無法衡量的。所以不少公司都會制定嚴格的信息安全規范,以此來盡量避免信息安全的泄露事故。
比如,在信息安全方面控制得非常嚴格的公司要數華為。華為的工作環境分成幾個等級,研發工程師所在的辦公室進出都要進行安檢,不可攜帶有存儲介質的設備進入,自己的個人電子設備都要存放在外面的保密柜中,工作電腦不可連外網和打印機等設備。所有員工的臺式電腦都會用帶鎖的鐵盒加封,各種接口都會被封死,杜絕員工用USB之類的設備,如果要更換鍵盤、鼠標等外接設備都要到信息安全機要室申請開箱。有的員工用筆記本電腦,在內部被稱為“便攜機”,也是由公司統一派發,所有的使用情況都會被監控。員工外發郵件都不可以帶附件,如果一定要發也要進行申請,很多研發崗位的都無法直接登錄外部網絡。就連外部客戶、供應商來訪,如果是進入研發區都要進行嚴格的安檢,跟員工一樣不可攜帶存儲設備,筆記本電腦的攝像頭、USB口都要進入機要室用封條進行加封。這些要求在華為整個信息安全機制中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像華為這種高科技公司對信息安全的要求之高。
即便是這樣,華為在信息安全把控上也不是密不透風,每年都會有人因為無意的疏忽違反了信息安全的相關要求,輕則被通報批評、罰款,重則直接被降級和辭退。更有甚者,曾經在一則新聞中就看到有的離職員工鋌而走險,拷貝了大量公司的機密材料,最后被華為報警批捕直接關進監獄。
很多公司并不能做到像華為這樣把信息安全作為“高壓線”進行嚴格管控,特別是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于用手機上的各種應用處理工作,用微信拉上內部同事、外部聯系人討論工作,這樣的行為隨時都可能產生信息安全風險。一個微信會話組中的人員狀態是不斷變化的,有人離職換工作,有人跳槽到競爭對手那里都不見得能在首時間知曉。這樣一來,信息安全又該如何保障?
企業所面臨的管理難題其實就是一種機會,一款好的移動辦公產品并不是簡單的解決員工的辦公問題,同時也要幫助企業解決管理上的痛點。讓本來應該透明的信息透明起來,才有助于企業管理和團隊信任,這樣才能激活個體和創造力;讓本來需要管控的信息進行有效管控,不會因為使用者無心之失引發信息安全風險,給企業帶來損失,才能讓員工真正放心使用,減少壓力,提升效率。